身為一個台灣人,找出自己的身份認同(identity)一直是糾雜且難以釐清的,尤其是六七年級的我們這一代,在經濟起飛之後,我們有了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追尋文化上的認同、以及對自我的反思,然後,也在政治交替後,統獨不一的意識型態搞得我們更加糊塗,愛台灣的方式被狹隘的定義,隨著民進黨獨派的上台,教科書大幅刪減了對中國的著墨,那些發生在大陸上的過去也似乎被一併的劃出成┌別人┘的歷史,我們這屆未代的舊教材學生,心情就像是中國最後一批綁辮子的中國人一般,不知要立即剪成如洋人一般的短髮,還是留著辮子,繼續沿續對舊有的信念堅持,只是,身份認同的問題不如剪髮一般簡單,它並不是一刀剪去,長短立即便能定奪的事。
國族主義(nationalism)像是兩面刃,它是能夠鼓動人心,使之團結且無功不克的利器,但過度的煽動,它便成為了仇外的理由和對異己無法容忍的態度。台灣和大陸的政權,在各個階段的發展,都有國族主義的影子。
在台灣的近半百年的現代歷史上,國族主義扮演著多變卻又具決定性的角色。在光復的初期,人民對於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重拾中國的身份,懷抱著濃濃的民族認同感和期待,此時的國族主義是強烈且旺盛的,然而,在國民政府遷台的初期,人民的期望遇到了極大的落差,政治的不平等、迫害、打壓,國民政府為了鞏固政權所實行的高壓統治讓台灣的人民心碎,生活在白色恐怖的壓力下,人民敢怒不敢言,便在此時開始了對於身份認同的質疑,身為中國人的認知雖並未改變,然而,卻也開始了┌中國人身份┘的質疑。而後,台灣的經濟政局漸趨穩定,卻遭受到退出聯合國以及石油短缺之危機,此時的台灣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地朝著積極且堅定的方向努力,在這個階段,屬於台灣人民的國族認同逐漸形成,此時的國族認同,己經是侷限於台灣本島內,人民的打拼和認同,都是奉獻給這塊小島的未來,此時台灣人民的國族認同是最高昂的,沒有人挑撥分割省籍,每一個為台灣未來打拼的人都是台灣之子。
現今的台灣必需要有新的一、廣義的國族主義(讓我們能夠重新客觀的審視現在的大陸),二、人民應被賦予知的權力和辨斷的能力-訊息不能片面偏頗,台灣對媒體的高度開放及容忍並不等於我們有接收到完整且廣泛的資訊,相反的,台灣的新聞市場化帶領了人民走向了狹隘的視野,三、不過份的樂觀也不武斷,對於大陸,歷史上、情感上、文化上我們是無法完全分割的,但台灣和大陸在幾年的歷史之下,己經走向十分不同的方向,我們無法被分割,卻也難以合併,唯一能肯定的是我們在情感上和經濟上互相需要,對於新一代台灣人來說,我們必需了解自己的定位,了解歷史的真貌,擁抱台灣為中國淵久歷史所保留的文化,但也珍愛身為一個台灣人的獨特性和生命力。
- May 03 Thu 2007 11:24
台灣 中國 國族主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