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常被灌輸國際觀的重要,再加上個人的興趣,也跑過了一些國家,但我仍常常思索著,護照上一個一個印章和簽證,就和個人的國際觀成正比嗎?要怎麼樣才能增加自己的國際觀?在看過這些不同的人種、經歷不同的生活方式、語言,這樣的體驗,所帶來的┌國際觀┘,又有怎樣的魅力,讓名人先輩、媒體們沸沸揚揚的鼓吹其重要性?
待在台灣也可以很有國際觀
現今資訊發達,台灣民主的社會允許我們享有自由收取新知的權力,新世代的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接收國際新知,不要成天埋怨國內媒體低落素質,我們大可按個按鈕,將電視轉到公視或是CNN、google ”bbc”、或是skype一個遠方的朋友,簡單的幾個步驟,the world is ahead of you,選擇權在己,即使在台灣,技術上說來,你也可以讓自己很有國際觀,但問題就來了,要怎麼樣的動機,才能讓我們高抬貴手,心甘情願的轉到嘰哩咕嚕的CNN?又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將這些異國語轉換成有意義的知識,增進自己的國際觀?
英文是最基本的工具
很不幸的,現在不是盛唐也非秦漢,在拉丁文、中文以及法文之後,英語是現今的lingua franca,全球通用的萬國語,中國人要學、日本人要學、最不情願的法國人也得張開尊口講幾個英文字,英文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它是一個最基本工具,就像蓋棟房子不能沒有工具一樣,(你當然也可以徒手,但也許你就無法使用某種建材,無法塑造出心中完美的形狀)它讓全世界的人有機會和彼此溝通,讓我們達到心中更完全的目標和交流。不要埋怨英文困難,它應該是全球數一數二簡單的外國語,其實我們還真應該感謝當初跑到美國的是一群英國人,而非芬蘭人。看著別人講得一口流利沒有口音的英文,看起來優越感十足而且還有點討厭,but so what?也許你的工具有點鏽,上點油,多敲打幾下,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蓋出來的房子一定比隔壁的菜鳥好多了,即使他有全副的新工具也徒然。英文只是工具,它能幫助你獲得你所需要的目標、或是身份地位上的象徵,但它本身絕不是個象徵。
拉開你的眼界
聽懂了cnn裡嘰哩咕嚕的句子,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外用英文溝通,如果這就是國際觀,那美國的中學生應該都很有國際觀囉,當然是大錯特錯,我相信MTV裡的┌約會守則┘或是┌小甜甜┘專訪,應該不會聊到太多┌大美國┘以外的事情。要有國際觀的第二步,是要知道世界上原來除了台灣,還有其它的國家。第一次看這個句子覺得很好笑,再停下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的準則和想法,是跼限於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內,舉例來說,考不上國內一流大學,似乎就成不了第一等人,但如果我們還記得世界上還有其它國家的話,國內一流大學在台灣本島內的排名,又能絕對的代表什麼呢?把自己的眼光拉遠,讓全球的概念成為你思維和邏輯的一部份,這就是國際觀。
放開自己的心胸,體驗及尊重不同
世界如此之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唯有打開心胸,彼此包容和尊重,才能讓人類真正的交流。人類有聚眾及劃分異己的天性,不熟悉使人產生疏離感,疏離感帶來不穩定及不確定感,不確定的事物讓人類產生恐懼,再加上不可避免的誤解和有心人的操弄,讓人們彼此憎恨,帶來幾千年來不停的紛爭。還記得我當初加入AIESEC的初衷,一直很喜歡且相信它最終的理想-藉由文化交流及了解,我們希望能促進世界的和平。它是個理想,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然而它卻點出了彼此了解的重要,敞開心胸,彼此尊重,這樣美好的一個想法,甚至不花一點力氣或一滴汗水,卻有如此強大的力量敉平戰火。不要小覷人類意志及心念的力量,一個敞開如海綿般的心靈,能讓我們領略彼此的差異和欣賞世界的美好,更有比槍炮更大的力量。
國際觀的重要性
我想,這個問題是見人見智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在這個世代,全球化是個潮流、國際觀是個趨勢,唯有搭上這班列車,才能免於被淘汰的位置。想像自己身處於工業革命初期的時代,不懂得使用蒸氣及新機器的手工產業,除了創新找到新的立基點、否則就是被淘汰,很殘酷、也很簡單,無所謂好與壞、它是一個現象,一個世界不可避免的方向,沒有人知道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但每個人應該都要知道,沒有跟上改變,我們會變得怎樣。台灣是一個小小的小海島,我們沒有權力孤芳自賞、自艾自憐,也沒有強國的資源和本事自視甚高。這個世界正準備掀起一陣波瀾,舞台是沈睡以久的亞洲,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在哪,必得走出小國島民的心態,好好的瞧瞧這個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