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建榮


五月三日剛成立的無疆界記者組織中文網,目前已遭到中國的封鎖;該組織表示,非常憂慮中國使用最新網路工具箝制言論自由。

五月底美國提出中國軍力報告時,也強調中國積極發展資訊網路作戰。再往前,二○○四年哈佛大學Berkman Center研究敘述了中國封殺超過二十萬個網址,並投資超過八億美元建立「防火牆長城」(The Great Firewall)和「金盾工程」(The Golden Shield),不僅監控網路輿論,也封鎖外來的訊息和網站。目前中國國安單位有三萬多人專職網路監控,類似網路警察的網路管制人員,則更高達三十萬名。

今天,中國封鎖網路的戰爭已經打到台灣的網路領土上。三月,媒體報導中國網軍入侵我國國防大學某教官的電腦,使漢光廿三號演習的資料外洩。最近,筆者一位朋友僅是發表「誰在說中國話」一文,批判台灣娛樂圈討好民族主義蔓延的中國市場,也隨即遭到網軍攻擊。而且,在可以編輯html語法的留言版上,網軍會撰寫程式語法,一旦網友點選連結,就會連結到病毒程式網頁。過去中國對台網路攻擊僅止於點的範圍,如今連個人的部落格也都是中國攻擊的目標。

愛沙尼亞,是全球第一個受到全國性網路攻擊的國家;台灣,請小心。 (作者就讀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班)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5/28 19:18
體育中心/台北報導

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穩定而優異的表現,除了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美國媒體與球迷也視他為「王牌」。為推廣台灣形象,台灣觀光局特別與ESPN合作,製作了王建民特別報導—「站上投手丘 擁抱全世界—王建民」,預定29日起好球帶節目播出,這是台灣第一個球員擁有此殊榮。


王建民去年勇奪勝投王頭銜後,季後賽美國福斯電視網主動將王建民的故鄉—台灣台南,透過大聯盟的轉播介紹給全美國觀眾,今年時代雜誌更挑選王建民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讓台灣再次出現在全世界讀者的面前。

「站上投手丘 擁抱全世界—王建民」特別報導將播出十集,其中兩集精華於美國ESPN「Baseball Tonight」播出,內容除了王建民將難得從他當年進入棒球世界、至對目前成就侃侃而談外,並藉著啟蒙教練—崇學國小劉永松的訪問,介紹王建民生長的故鄉—台南純樸的民風、及充滿文化的古蹟,更介紹台南最為人津津樂道、也是王建民的最愛—台南小吃「魚土魠魚羹」及擔仔麵。

劉永松教練對王建民的第一印象是「很乖巧、瘦瘦的、眼睛大大的、很可愛」,並指出王建民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優秀、很天才型的球員,而是苦練型的」,「他是一個肯吃苦的人」。劉教練回憶有一次王建民一直投不好,便隨口說「如果不會投,那乾脆不要練回家好了。」沒想到王建民「回去兩三天沒來練球,我想奇怪怎麼沒來練球,誰知道他回去後把我的話當真。」這些充滿溫馨的有趣回憶,從劉教練的口中緩緩說出。

而王建民的青棒教練、也是榮工隊總教練蕭文勝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瘦的很像一支竹竿,他高一進來我們開始加強他體能、重量訓練、增胖這一方面,讓他從66公斤、到畢業時已達90幾公斤,也奠下他肌力、重量加速度的基礎。」

而青棒時期的王建民,在心理層面就已經顯露他「比較木訥、比較沉穩、比較內向的一位選手,他心裡面的思考邏輯是相當的沉穩,說實在雖然那時是覺得他的未來性大有可為,但也真的沒有想到他會有今天在大聯盟佔有這麼好的角色。」蕭文勝教練說。

蕭文勝教練也提到有一次友誼賽王建民跟教練要求上場打擊,結果卻被對方投手投了一個觸身球,門牙當場被打下來,最近他跟那位投手還開玩笑聊到,早知道當初那顆門牙就留下來,一定價值連城!

此外,王建民的超級好朋友—兄弟象球員馮勝賢也透露,王建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夜市」,成名之前,台南的大小夜市都可看見王建民的身影,尤其他最喜歡打彈珠,常把老闆的玩具通通打下來。王建民跟他說:「以前在小聯盟沒人認識我,每次回來還可窩在夜市打彈珠,現在都沒得打了!」

為此馮勝賢特地借來一台彈珠台,家中可以送的獎牌獎盃都被王建民贏光了!此外,老邦也提到,他認識的所有人中,王建民是唯一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的球星。去年當他十九勝時老邦特別到美國看他,跟他說:「喔~你現在不一樣嘍!」王建民說:「我還不是一樣在打棒球!」馮勝賢說,王建民「執著」的態度,是最值得球員學習的地方。

從1995年轉播大聯盟,曾文誠看過無數大聯盟的強力球星,印象最深刻的一場王建民比賽,就是5月6日那場對水手幾乎完全比賽那場。「大聯盟有個迷信,就是在完全比賽還沒達到時,轉播單位、球員教練都不能提到「完全比賽」這個名詞,那時的神經非常緊繃、也非常難忘。」此外,曾文誠也藉最近一部自行車電影「練習曲」,讚揚台灣風光非常迷人、讓身為台灣人引以為傲。

除了台南的古拙風光,台灣的其他美景如台北101、故宮、日月潭、阿里山、玉山、太魯閣等,也隨時王建民的回憶,帶至節目當中。交通部次長何煖軒指出,王建民已經不只是台灣人的英雄,更是美國棒球迷的英雄,這次與ESPN合作,將台灣的美景介紹給全美國九千萬觀眾,除了讓美國觀眾更瞭解王建民的生長環境與背景、也是一次最成功的體育外交。

ESPN STAR Sports台灣區副總經理蔣宜芳指出,ESPN世界體育中心團隊於四月初至美國專訪王建民,並與美國ESPN聯繫,希望爭取將此特別報導在美國播出,最後也獲得正面的回應,讓這個特別報導得以呈現在九千萬觀眾面前,除了感謝觀光局的大力贊助,也反映了王建民被美國媒體重視的程度。

東森ETTODAYhttp://www.ettoday.com/2007/05/28/11336-2103525.htm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黃德源


或許是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臺灣人喜歡維持形式上的和諧;也因此,任何違背前述和諧的人,都會被賦予負面的意象,例如「麻煩製造者」等。然而,表象的和諧並不代表沒有利益衝突,往往,和諧是透過不同型態的權力宰制所呈現的最終結果。在獨裁國家,和諧是由恐懼、鎮壓、箝制言論思想等暴力型態所維繫;而在民主國家,則是透過精緻的傳媒、廣告等手段麻痺之。進一步而言,在民主國家如臺灣者,眼前並無形式上的暴力鎮壓必須面對,而是必須掙脫長期受到禁錮的思想與心靈。

然而,在掙脫桎梏前,除了必須認識我們所處的結構外,尚必須有著一種敢找麻煩、勇於破壞現狀的實踐過程。特別是,此種過程亟須堅定的意志力與實踐力,而非隨波逐流的「向中間靠攏」的模糊定位。以此次日籍企業羞辱臺灣人的經驗為例,當我們勇於爭取、立論清楚時,就會獲致別人的尊重。相對的,當我們「以和為貴」,放棄身為人的基本價值與尊嚴時,別人亦無須將臺灣人當人看。

事實上,「不沾鍋」並非是馬英九獨有的特質,在臺灣社會中,許多人往往拋棄自身固有的「政治性」,而妄想他人會自動幫你爭取權利,甚至施捨之。一旦放棄擔任「現狀破壞者」的角色,一個人同時也放棄其身為人的權利,而任由他人詮釋、賦意,最後收編為其支配範疇下。兩岸關係即為顯例,當國人對臺灣在世界的權力格局認識不清,或自以為只是看重生活,不講政治的「平凡老百姓」;那可預見的是,中國將會代之而起在國際社會不斷朝自己有利的方向詮釋並建構我們的歷史與文化,進而使一個「虛構的中國」成為「統一的中國」。從日前開放式課程推動人朱學恆的警語可知,「在網絡世界的參與度不足,將使得臺灣的詮釋權落入他者手中」;一旦認知成為集體行動,那麼認知將透過實踐完成他人對臺灣的現狀認知(包括從屬於一個中國)。

筆者要提醒的是,實踐不僅是單純的行為、行動,更包括語言、文字、符號的建構;當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在國際社會打壓臺灣時,眼前融入生活各個層面的中華文化霸權,更是吾人所必須解構的對象,特別是搶回屬於臺灣這塊土地失落已久的詮釋權。當然,這不僅包括檯面上的選舉競爭,更包括葛蘭西(Gramsci)所主張的「陣地戰」,而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必須不斷堅持,不斷作為一個「麻煩製造者」。唯有如此,才能讓世界聽見臺灣的聲音,而且是「正港」臺灣這塊土地所發出的聲音。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臘菜的用料重點是香料跟橄欖油,吃起來清爽又健康。這道菜約三到四人份量,有大量的蔬菜還有香酥的雞腿,做法簡單不用開火動鍋,每個人都可以上手。
PART1烤蔬菜
材料
· 橄欖油
· 大黃瓜半條
· 蘆筍三至五支
· 洋蔥一顆
· 甜椒二顆
· 蘑菇一盒
· 粗粒黑胡椒
· 義大利香料(一般市售義大利香料即可,但需注意成份是否含有迷迭香,選擇迷迭香的香氣才會足夠)
做法
1. 先將食材清單中的蔬菜全數洗淨,蘆筍跟蘑菇對半切開後切成塊狀,大黃瓜削皮之後切塊
2. 接著將已切塊的蔬菜放在鋁箔烤盤上,均勻地倒入適量橄欖油
3. 再分別將義大利香料和黑胡椒撒在蔬菜上
4. 稍微撒點鹽巴後,用手攪拌整盤蔬菜,讓香料均勻分布在蔬菜上
5. 先將烤箱以220度預熱之後,送進蔬菜盤,並以上下火烤15~20分鐘即可取出,備用
PART2 烤雞腿排
材料
· 去骨雞腿二隻
· 蒜粉適量
· 洋蔥半顆
· 鹽巴少許
· 迷迭香適量
· 黑胡椒
做法
1. 先將半顆洋蔥切成細絲
2. 在鋁箔烤盤中倒入些許橄欖油之後搖晃烤盤,讓烤盤底部每一處都沾到橄欖油。(Tips:橄欖油可讓鋪在底下的洋蔥絲不因烘烤而乾掉,因此用量不需太多,鋪滿底部即可。)
3. 再將洋蔥絲鋪滿整個烤盤
4. 接著在雞腿表面輕抹薄薄一層鹽巴,並撒上迷迭香
5. 撒上蒜粉,注意蒜粉易結塊,因此要將蒜結塊的部份揉散。(Tips:苦無蒜粉,也可以用新鮮的蒜頭切碎之後代替。)
6. 將處理好的雞腿平鋪、蓋在洋蔥絲上
7. 烤箱預熱至250度以後,將雞腿排放入烤箱,以上下火烘烤,大約20分鐘以後待雞皮呈現金黃色時即可完成。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一杯火腿丁
二湯匙洋蔥細丁
三杯馬鈴薯片 (儘可能切得愈薄愈好,約一公厘厚度)
二湯匙麵粉
一杯牛奶
一又二分之一湯匙乾麵包粉 (Bread Crumbs)
二分之一湯匙溶化的奶油
一湯匙新鮮的荷蘭芹末 (Parsley) 或是一茶匙乾的荷蘭芹香料
適量的鹽和黑胡椒

作法
準備一個約二公升容量的耐微波烤鍋,例如 可以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也可以放入烤箱去烘烤的康寧鍋 (Corning)。先在鍋底舖上一半的火腿丁,再均勻舖上一半的馬鈴薯薄片,撒上一湯匙的洋蔥丁、適量鹽和黑胡椒調味,表面再均勻篩上一湯匙的麵粉。接著再重覆順序把剩餘的材料,均勻地再舖一層,最後淋上一杯牛奶。
加蓋入預熱華氏 350 度 (攝氏 175 度) 的烤箱,烤一個小時至一個小時二十五分鐘,或至馬鈴薯完全熟軟。混合乾麵包粉和溶化的奶油,均勻撒在烤好的馬鈴薯上,再撒上荷蘭芹末,不加蓋另外加烤十五分鐘即可。
註:安琪拉照著這食譜,另外試了一個較省時的烤法,就是先以微波爐強火力加熱七至十分鐘,再入預熱烤箱烤三十分鐘,撒上麵包粉後不加蓋再烤十分鐘,省了時間成品一樣也很好吃哦!所以如果你有微波爐,可以試試省時的方法。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四杯馬鈴薯丁
一罐十四盎司的罐裝蕃茄丁
四瓣大蒜
二分之一茶匙小茴香 (Ground Cumin)
二分之一茶匙碎的紅辣椒 (Dried Red Pepper Flakes)
二分之一茶匙 Tabasco 辣醬
一茶匙糖

作法
馬鈴薯去皮切成半吋大小的丁狀,罐裝蕃茄丁濾乾汁液後,和大蒜一起用刀略為切碎,再加入其他剩餘材料置一旁備用。在大平底鍋中燒熱二湯匙油,將馬鈴薯丁煎成金黃色,將薯丁單層平舖在鍋中,煎至金黃色後再略為翻動,如果鍋不夠大請分批,不要一次倒入太多的薯丁,也不要經常翻動薯丁,如此較不容易煎成均勻的色澤。
待所有的薯丁煎成金黃色後,再將先前混合好的蕃茄及香料倒入,將薯丁及調味料翻拌均勻後,轉成中火再繼續加熱,中途請經常翻拌,待薯丁完全熟軟後即可盛起,淋上少許現榨檸檬汁,並灑上切碎的香菜一起食用。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 3 湯匙純奶油
· 1/2 杯西洋芹菜
· 1/4 杯蔥花 (包括蔥白部份)
· 1/4 杯紅甜椒
· 3 個蛋
· 1 湯匙法式芥末醬 (Dijon Mustard)
· 1/2 杯牛奶
· 3 又 1/2 至 4 杯新鮮麵包
· 2 湯匙荷蘭芹末 (Parsley)
· 1 罐 12 盎司的鮪魚罐頭,瀝乾並搗成薄片
· 適量鹽和黑胡椒

作法
將西洋芹菜、蔥及紅椒切成大小一致的細丁,在小鍋中先融化奶油,再以中火將蔥花、西洋芹菜末和紅甜椒末炒至微軟,置一旁待冷卻。用食物處理機 (Food Processor) 將新鮮麵包磨碎,或用手撕碎 (儘可能愈細愈好) 。
在一個大混合碗中先打散蛋,接著混入芥末醬、牛奶和冷卻的蔬菜末拌勻,再加入 3 又 1/2 杯的磨碎的麵包、荷蘭芹末和鮪魚,並加入適量鹽和胡椒調味。將混合好的鮪魚餅漿放入冰箱冷藏至少 3 小時。
以中火在平底鍋中將油燒熱,將冷藏好的鮪魚餅漿,每 2 湯匙揉成一個小圓球,並輕輕壓成餅狀,放入燒熱的油鍋中每面約煎 1 分鐘,分批把所有的餅煎成金黃色趁熱食用。
註1:不要用乾麵包粉代替新鮮麵包碎片,做出來的鮪魚餅口感會比較乾硬哦!
註2:如果鮪魚餅漿太濕黏不好塑成餅形,再加入剩餘的新鮮麵包碎,但只需加入適量即可,如加入太多的新鮮麵包碎,同樣也會使鮪魚餅口感乾硬。
註3:如果想要有更酥脆的口感,可以把未煎的鮪魚餅,輕輕沾上一層乾的麵包粉再煎,煎出來的鮪魚餅就會外酥內軟了。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派皮>

材料:我用的模是18cm的烤模
中筋麵粉 240g
無鹽奶油 110g
鹽 一小匙
冰開水 適量

做法:
奶油放室溫下回軟 用打蛋器攪拌至柔軟狀
2.混合鹽的過篩麵粉 加入奶油切成米粒狀
3.冰開水慢慢的一點點適量倒入麵粉中 使麵粉成糰不沾手
4.做好的麵糰分成兩團 滾圓壓平 放入冷藏室中鬆弛30分
5.鬆弛好的麵糰 桿成兩個圓形
(若不怕麻煩的 可以桿圓對折再桿圓對折重覆此動作 派皮變可成千層派皮了)
6.烤模抹少許油 把其中一片派皮當底 並用叉子戳些洞
7.烤箱180度預熱 把鋪好底的派先烘烤約10分鐘
此時可準備鹹派的餡料了

<�內餡>

材料:
火腿 玉米 香菇 洋蔥
飯 兩碗

調味料:
牛奶 1/2杯
鮮奶油 1/2杯
麵粉 少許
鹽 少許
黑胡椒 少許
綜合香料少許

轉錄自以下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lanuit&article_id=4520645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 3/4 杯All-purpose麵粉 (中筋麵粉)
· 2/3 杯牛奶
· 1 個蛋
· 1 湯匙蔬菜油
· 1/4 茶匙鹽
· 適量炸油
· 適量味道較甜的黃洋蔥或是白洋蔥

作法
在碗中混合麵粉、牛奶、蛋、蔬菜油和鹽,用打蛋器攪拌至均勻沒有顆粒。將洋蔥切成 1/4 吋寬的圓片,並將其分開成一個一個的洋蔥圈。
在較大的鍋中燒熱 1 吋深的油,加熱至華氏 365 度 (攝氏 185 度) 。
用叉子將切好的洋蔥圈浸入麵糊中,讓洋蔥圈都均勻沾上麵糊,再用叉子撈起並濾掉多餘的麵糊,放入加熱完成的油鍋中。
炸 2 至 3 分鐘至金黃色,中途並用叉子略為攪動翻面,使炸出來的洋蔥圈顏色均勻。炸好後撈出放在廚房紙巾上吸去多餘的油份,撒上鹽和黑胡椒粉後趁熱享用。
註1:不要一次將太多洋蔥圈投入油鍋,免得洋蔥圈都擠在一起,受熱不均勻炸出來的顏色就不漂亮了哦!選擇不要太大的中型洋蔥,切出來的洋蔥圈比較大小適中。
註2:更多烹飪資訊請參考 安琪拉的小幫手。


轉貼自安琪拉的廚房
http://www.geocities.com/ANCHICHOW/Kitchen.html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轉於錄 2007-05-08 自由時報>>

陳麗菊


「台灣之光」王建民獲選「時代雜誌」二○○七年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之一,國人與有榮焉,認為這是台灣的驕傲,更是提高國際能見度的最佳宣傳機會。但是細看《時代》介紹王建民的專文,通篇充滿濃濃的中國意象,與其像作者所說這位洋基王牌投手的成就在於「協助破除文化藩籬」,倒不如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當初從上海遠渡重洋追尋美國夢的心境之旅。至於「建仔」如何成為「台灣之光」,此一「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時代典範價值,則被拋諸腦後;而台灣更似乎成了裹小腳、沒穿褲子的娃兒在路上跑的典型古老中國農村寫照。

時代雜誌此番邀請前美國駐中國大使羅德的華裔夫人包柏漪撰寫該文,大概是基於包氏曾經為大聯盟第一位非裔選手傑基羅賓森立傳,以及她的華裔背景。也正因為如此,包氏一來把王建民和羅賓森相提並論,稱後者打破了膚色藩籬,前者則在今日文明衝突正熾之時以棒球的光與熱削匏文化藩籬。她還語重心長地說,雖然文明衝突方興未艾,但她八歲尚是上海小姑娘時,對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和諧世界的夢想依然存在。包氏以文明衝突說立基,談王建民在洋基的成就協助世界破除文化藩籬,此一對王的讚譽頗有讓人一頭霧水之感。建仔此次入選時代百大的意義,應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典範價值,而非政治、文化、文明融合的啟蒙示範。從包氏的個人背景與關懷來看,她其實更關心的是化解「中」(中國)西文明衝突與文化隔閡,而非「台灣之光」發光發熱給人向上的啟示。

再者,包氏在專文中指出她來自上海而強調王建民是「我族」,以及「不論場邊加油的是說何種母語,是裹小腳的老太太或光著屁股的娃兒,聲音都是一致的」。此一說法有把台灣與中國混為一談之嫌,不然就是荒謬無知,台灣又不是中國,何來三寸金蓮?其次,台灣鮮明的象徵是進步繁榮的一○一大樓,哪來裹腳布以及光屁股孩童,這些老舊陳腐、貧困落後的中國農村社會景象。

搞了半天,時代雜誌請來了一個具有濃厚中國淵源與「上海灘」情懷的包柏漪介紹「台灣之光」王建民,台灣成了中國意象的延伸,這對提升、宣傳台灣國家地位恐怕反而是一種傷害!(作者為智庫專員)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cently, there’s a debate about a female group’s new single, the song’s entitled “Chinese.” 「中國話」(The lyric was basically praising the beauty of Mandarin, and how the world is focusing on this language now.)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saw this MTV, I felt quiet refreshing and perhaps even with a bit sense of proud, because it shows how we identify our own language and shows our national proud. However, few days later, I saw from the newspaper that some Chinese people expressed “their” despise on this song. I was so surprised. I thought they would be the happiest ones to accept such eulogy toward China. Nevertheless, the fact turns out that some of them holds a radical opposing opinions against this song. They claimed that- S.H.E.(The female group) was praising Chinese because they wanted to get rid off the mark of “pan-green-artists” Or some others say that S.H.E. sang this song just because they needed the market and recognition from the Chinese market, and such deeds are absolutely fruitless and disgraceful.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praising or neutral ideas from the Chinese as well, yet the discussion has just aroused a fierce debate among Taiwanese and Chinese young people on the Internet.

Later on, something interesting happened. Some Taiwanese people revised the entire song and give it another name “Taiwanese”. They added many aboriginal Taiwanese characters and elements into the song, and sang the song in Mandarin, Taiwanese, Hakka and a little bit aboriginal languages. I like both of the songs, but to be honest, there was a sense of indescribable familiarity and touching when I heard the revised version. Indeed, we speak Mandarin and we may even inherit mor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itage than the mainlanders. We felt a sense of proud as well when the world is focusing more on “th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this does not change the fact that we are being Taiwanese, a separate, democratic country and group of people, which differs greatly from the PRC China. The situation is axiomatic, will anyone call the U.S. and U.K. the same country nowadays only because they share similar culture and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us, I feel the Taiwanese show a great reaction toward this event. We made fun of this song and changed it into Taiwanese, the one which may not receive as much market value as the original one (well, who can beat 1.3 billion population?), but the new song represents the true characters of our people. There are, of course, some Taiwanese people took very critical view toward this new song, yet I believe the majority of us choose to identify ourselves with a sense of humor and creativity.

The whole identification question is above debate, we need not to show our position by vituperation. We are firm and adamant about ourselves being Taiwanese. We can recognize the Chinese part of our culture and still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nationalism. Such solid nationalism is a precious fruit after 50-year ruling of Chineselization from the KMT regime.

The girls’ new album sells still very well, both in Taiwan as well as China. We Taiwanese showed a sense of humor as well as solidity in this event by creating our own “Taiwanese” song. Isn’t this the best outcome for the singers and us?

giselle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